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常年做好事,市民李晓卫,大学毕业11年,创业有成,奉献社会,自1996年以来,累计向家乡教育事业和孤寡老人、儿童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21万元。日前,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的委托,专程来我市,对这位乐于奉献公益事业的好市民、好大学生,进行了专访。
今年35岁的李晓卫,是望城街道办事处后塔村人,兰州大学中文秘书系毕业的普通大学生。1996年,24岁的李晓卫开始创业,先后创办了红卫星通讯器材经营部、联通电池制造厂、电话机组装厂,并注册成立了青岛海立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和青岛百得利投资有限公司。11年前,他读报时看到一则有关希望工程的消息,贫困山区学龄儿童的生活状况深深震撼了他。放下报纸他就打电话给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并资助了临沂市的一个失学儿童。孩子给他写来了一封又一封文字稚嫩但读来令人落泪的感谢信,他的心再次受到震撼,就此萌生了倾力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念头。当年“六一”,他就主动和家乡的后塔小学联系,向学校赠送了价值2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并且还给学校安装了电话等通讯工具。此后11年中每年的“六一”和教师节他都向家乡的教育事业捐款捐物。2000年,出资出车组织莱西市部分优秀小学生参观青岛军事博物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1-2007年分批分次出资10多万元向莱西多所小学赞助添置学习用具,每年为莱西的10多名孤儿购买学习用品和部分生活用品,为孤寡老人捐款送物......只要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只要条件允许,李晓卫就毫不计较,乐于参与和奉献。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他主动捐款;街道办事处看望了孤寡老人和革命老干部,他为每人送去300元钱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莱西市计生委举办知识竞赛,他提供赞助。“关爱女孩”行动中,他又向优秀女孩捐助近万元的学习用品。
2006年5月的一天,他在一朋友处偶然听说莱西老年福利公寓的孤寡老人很想吃咸鸭蛋,他当即到市场上一下子就买了1200多个咸鸭蛋和23床太空棉被送去.,2007年8月 8日,在莱西市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张所辉收到了“李叔叔”的特殊礼物,当听说张所辉考上了牡丹江师范学院收到了入取通知书,李晓卫立即兑现了给小张的承诺,送去一台笔记本电脑奖励他。张所辉说,他多年来一直受到李叔叔的关心和照顾,经李叔叔资助的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 8名。市老年公寓的几十位孤寡老人在李晓卫逢年过节的每一次捐款送物时都拉着他的手不放,虽然说老人们没有子女,可李经理就是“我们的亲儿子”, 有亲生儿子也没有这么孝顺的啊。……一笔笔,一次次,到底参加过多少类似的活动,连李晓卫自己都记不清楚。《人民网》、《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莱西电视台、莱西新闻中心等各级新闻媒体先后对莱西大学生李晓卫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进行报道和刊载,莱西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确定他为“感动莱西” 2006年度候选人。11年的风风雨雨,11载坚持不懈、无怨无悔的爱心奉献,让前来采访的山东电视台记者也深受感动。他们对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说,莱西大学生李晓卫爱心奉献的感人事迹,不仅能“感动山东”,更能“感动中国”。将尽快将这次专访做好,报道到《感动中国》栏目组去。(图为日前李晓卫又出资4900多元,给市老年公寓的老人和孤儿们送来了48床太空棉被等物品,让他们温暖过冬)